紙媒上出現的第一張印刷照片,是在1880年3月4日由紐約《每日畫報》攝影師斯蒂芬·H·霍根利用網板印刷法制作的。這張照片為《紐約棚戶區違章建筑》,攝影者是牛頓。
此前,盡管紙媒上也有“照片”,但那都是畫家根據照片上的畫面,用手工刻在木板上或雕在鋅版上而印成黑白兩色線條構成的圖畫,效果不理想,灰色中間色調表現不出來。
不過,網版印刷法發明以后,并沒有廣泛使用在紙媒上。因此,手雕制版的紙媒“照片”仍然占主導地位。直至1910年,手雕制版才逐漸廢除。
而推動網板印刷照片的是匈牙利裔美國人、美國大眾報刊的標志性人物約瑟夫·普利策。1889年普利策在紐約富蘭克富街海德公園旁,花63萬美元買下法國大廈并在其址上新建紐約《世界報》的辦公大樓。
普利策充分認識到插圖對報紙銷路的作用,他開始將原來一欄增大到四至五欄的跨欄篇幅刊登照片。此時,《世界報》成了第一家首先大量使用網版印刷照片的報紙,使發行量迅速上升,達到數十萬份。
到19世紀90年代后期,網版法印刷被普及并天天使用,開創了紙媒新聞照片的新天地。